成語解釋:嚙:咬;貍:貍貓。無路可逃的老鼠也會咬貓。比喻受人欺壓,雖然敵不過,也會拼死抵抗。
成語解釋:唐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時(shí),所作《琵琶引》有“座中泣下誰最多,江州司馬青衫濕”之句,后因用“青衫司馬”喻指失意之官吏。
成語解釋:牛:牽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氣魄很大。
成語解釋:比喻為人清白,作風(fēng)正派,過得硬。
成語解釋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(齊宣王)坐于堂上,有牽牛而過堂下者,王見之,曰:‘牛何之?’對曰:‘將以釁鐘?!踉唬骸嶂?。吾不忍其觳觫,若無罪而就死地。’對曰:‘然則廢釁鐘與?’曰:‘何可廢也?以羊易之?!焙笠浴褒R王舍牛”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。
成語解釋:驅(qū):趕。驅(qū)趕羊群去進(jìn)攻老虎。形容以弱敵強(qiáng),力量懸殊,必遭覆滅。
成語解釋:驅(qū):趕。驅(qū)趕羊群去進(jìn)攻老虎。形容以弱敵強(qiáng),力量懸殊,必遭覆滅。
成語解釋:語本秦趙高指鹿為馬事。謂恃權(quán)專橫跋扈,任意顛倒是非。